12月12日下午,由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指导,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东莞市勘察设计协会、东莞智库联盟城市发展研究专班主办,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市政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留住历史的印迹—数字技术(逆向BIM)在城市发展中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应用研究”专题讲座在东莞会展国际大酒店圆满举行。
东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三级主任科员黄晓丽,市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贺太全、秘书长郑金伙、监事长林文静,市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胥秋蓉、市土木建筑学会市政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猛等有关领导,以及市土木建筑学会、市勘察设计协会会员,各镇街(园区)规划建设局、各镇街工程建设中心技术管理人员,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房地产等企业技术负责人员约80人参加活动。
市土木建筑学会监事长林文静在致辞中表示,优秀历史建筑是城市的瑰宝,其承载着城市的记忆、文化和精神。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迎来了保护优秀历史建筑的新机遇,数字技术为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方法。希望通过本次讲座,让大家对数字技术在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市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专题讲座邀请了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大川教授作专题分享。他详细讲解了数字化信息留存、结构检测、结构加固、结构迁移四种技术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并结合详实的案例展示了数字技术在3D数字化建模、结构检测评定、计算复核分析、安全性等级评定等应用场景中的巨大潜力。
陈教授授课深入浅出、生动详实,使参会者对数字技术在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中的应用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下一步,学会将继续发挥平台的专家资源优势,立足行业发展趋势和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有关要求,常态化举办各类专题讲座,为会员企业解难题、拓思路、谋发展,为助力“百千万工程”贡献学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