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全国科普日活动的第二天,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李廷芥教授走进道滘镇新城小学。李廷芥教授曾经参加过我国7次核试验工作,凭着自己亲身的工作经历,以《我所熟知的“两弹一星”功勋和英雄》为题,向同学们讲述了王淦昌院士、郭永怀院士、林俊德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爱党爱国的生动故事。
本次活动标志着2022年东莞市水乡片青少年科普嘉年华暨道滘镇全国科普日活动正式启动,同时也是李廷芥教授走进全国大学和中小学课堂开展科普讲座的第100场活动。
近日,为了向李廷芥教授长期支持我市科普工作和学会工作表达感谢和祝贺,在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的支持下,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联合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向李廷芥教授颁发荣誉证书。
△图为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三级调研员、秘书长吴石宝(左二)向李廷芥教授(右二)颁发荣誉证书。左一为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秘书长郑金伙,右一为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秘书长高星原。
长期以来,李廷芥研究员热心科普事业,积极弘扬科学家精神。自2014年9月16日以来,在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的推荐下,其本人先后在我市,以及广东、湖北、辽宁、山东、江苏等地,向数万名青少年及公众开展科普讲座达100场。
△图为百场科普讲座活动中的第一场于2014年9月16日在广东科艺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所举行,李廷芥教授作主题分享。
△图为2014年10月15日,由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推荐,东莞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的科普讲座活动走进东莞可园中学,李廷芥教授作主题分享。
△图为2015年7月15日,李廷芥教授在大连理工大学作专题报告。
△图为2019年10月,中国科学院第二届科学节走进武汉光谷(国际)外国语学校,李廷芥研究员作主题分享。
已是耄耋老人的李教授,每场讲座,他都以高昂的激情,幽默风趣的话语,用生动的故事和纪实图片再现了我国核试验历程,以有关核试验的亲身经历,分享了他那个时代为了强国梦而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们的故事。他通过回忆与邓稼先、王淦昌、林俊德、程开甲等两弹一星元勋一起在大漠的艰苦工作生活经历和感人事迹,生动地再现了他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在艰苦条件下执着追求的忘我精神、工匠精神,以及为国家舍小家的大爱精神。
李廷芥教授简介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副所长,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客座研究员。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爆破协会理事及多种杂志编委。长期致力于岩石动力学与爆炸冲击波在岩体中的传播及衰减规律研究,参与并负责了我国西北核效应实验(1970-1976)、国家地下炸药库安全实验研究(1977-1985)、大亚湾核电站及三峡工程(1994- -2000) 等多项重大工程及建筑节能实践(2004—)。1980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987年获国家计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第七版国际科学与工程名人录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2003)、国家科技进步奖(2006) 评委,2008年获《防护工程》特别奉献奖。2006获东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在国内外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