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0769-22659339 22655931

邮箱:dgjskj@163.com

地址:东莞市东城街道莞龙路下桥银门街1号建筑之家二楼213

获奖工程展示
东莞市东江梨川大桥工程
发布者:admin   发布于:2021-09-17   浏览次数:3929

图片3~1.jpg



一、工程概况


东莞市东江梨川大桥工程,是东莞市“十二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是东莞市中心城区连接高埗镇、北上广州的重要通道。该工程北起高埗镇莞潢路,向南依次跨越高埗江城路及沿江大道、中堂水道、大王洲岛、东莞水道和东江大道,终点顺接东城区红川路及东江大道,路线全长2.294公里,总投资约9.2亿元,工程于2017年1月22日建成通车。主要工程节点为中堂水道大桥、东莞水道主桥、高埗互通立交、庆新路立交及东江大道互通立交。梨川大桥路线全长2.294km,按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设计实施。

工程于2013年4月开工建设,2017年1月竣工,总投资约9.2亿元。


二、主要科技创新内容


1、创作主题为“东莞欢迎你!”,采用向前倾斜和向两侧微倾的曲线形桥塔,整个造型象征着友好的东莞市政府和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各方朋友到东莞来投资建设、观光旅游 、共谋发展 、共创辉煌!这与东莞的文化“海纳百川 、厚德务实 、创新生活”也是紧紧相扣。



图片5~1.jpg


图片6~1.jpg



2、东莞水道主桥无背索曲塔曲梁受力封闭三角体系的整体设计

主桥跨径布置为51.5m+138m+55m=244.5m,主跨中间段95.5m采用钢箱梁,主跨两边剩余段及边跨采用砼箱梁,结构形式为独塔无背索混合梁斜拉桥,采用塔梁墩固结体系,另一主墩设置支座。为全国首创的曲塔曲梁无背索斜拉桥。

在结构受力体系中,梁和塔融为一体,倾斜的主塔、主梁及斜拉索形成封闭受力三角体系,主梁强大的轴向压力在塔梁固结点处与主塔轴向压力的水平分力平衡。结构具有部分矮塔斜拉桥受力特点,恒载主要由钢箱梁承担,活载则由索塔承受,施工采用先梁后塔,边跨及相连的主跨两侧在支架上现浇,形成伸臂梁后悬臂拼装钢箱梁,梁贯通后逐节段悬拼索塔,同步张拉对应节段斜拉索,完成全桥体系。



图片4~1.jpg



3、东莞水道主桥钢混结合段设计

钢混结合段长为2.0m,设置有承压板、纵横向预应力、剪力钉、PBL剪力键和半V撑桁架等构造措施,确保钢板与混凝土的紧密结合。获得2016年1月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混合梁桥无格室钢-混结合段构造。



图片7.jpg



4、复合型围堰破解主墩施工难题

东莞水道主桥39#、40#墩位于东莞水道岸坡范围内,承台平面尺寸较大、基坑开挖深、施工难度大。我们在岸坡处填土筑岛形成施工平台,利用筑岛土围堰自身阻水性能,采用钻孔桩排桩支护和钢板桩围堰止水相结合,解决了施工的难题。



图片8~1.jpg


5、主塔施工

主桥钢塔与水平方向呈58°倾斜角,为空间曲线,结构新颖,受力复杂,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每个主塔共分13个节段,利用汽车吊分节段悬拼,利用定位架、匹配件及导向码板对位节段,再辅以测量监控措施保证施工精度。



图片9~1.jpg


图片10~1.jpg



6、广东首例超高韧性混凝土(STC)应用

钢箱梁桥面铺装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薄层超韧性混凝土(STC)组合桥面结构。STC自重轻、承载能力大且施工方便,同时具有超高的抗拉、抗裂、抗折强度以及超强的耐久性,配合密集配筋、湿养、高温蒸养等措施,极大地提高桥面结构层的刚度与耐久性,2017年通车路面至今未发现破损现象。



图片5~1.jpg



三、 新技术应用与效果


本工程中应用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五大项,9个小项,施工中,创新多项施工工艺,使工程整体质量达到一流水平,得到业主、监理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提升了整体管理形象。

梨川大桥工程的两座主桥均跨越重要水系,且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区,项目建设过程中和营运期都可能对沿线环境造成影响。生态化、多功能化的环保设计,绿色施工的实施,使原有的城市布局得以维持,基本保持原有的自然状态。设置了完善的排水设施,对附近的居民生活、经济作物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在设施、施工、营运工作中,积极配合环保部门,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根据不同地点、环境和阶段,以审美的观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配合周围的自然环境,成为一个新的自然景观。

    本项目的建设,加强了市区与高埗镇、石碣镇的联系,有利于东莞城市向北拓展,加强与省会的融合,培植东莞经济新的增长点,梨川大桥工程的建设,是贯彻国务院提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促进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对缓解沿线交通压力,促进沿线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项目建成后发挥了公路网络的整体效益,将加快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 获奖情况


1、2021年荣获东莞市土木建筑学会“第二届东莞市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

2、2021年荣获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第十三届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

3、2021年申报广东省优秀勘察设计奖(评奖单位: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4、荣获中铁大桥局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

5、2018年荣获中国中铁杯优质工程奖;

6、2015年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混合梁无背索矮塔斜拉桥”;

7、2015年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斜塔斜拉桥的预应力钢壳混凝土索塔结构”;

8、2016年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混合梁桥无格室钢-混结合段构造”;

9、2016~2017年度企业级工法-无背索斜拉桥主塔施工工法;

10、2016~2017年度企业级工法-无背索斜拉桥钢箱梁单悬臂架设施工工法;

11、2016~2017年度企业级工法-钢混结合段安装施工工法;

12、2016~2017年度企业级工法-岸坡处透水倾斜岩地质条件下承台施工工法;

13、2014年东江梨川大桥科研课题研究项目;

14、2013年梨川大桥无背索曲塔曲梁斜拉桥关键技术研究。